礼品网代发认为随着双十二的到来,电商虚假打折的事件又被大众提及。此前中消协公布了部分“双十一”网购商品价格跟踪情况报告显示:双十一的打折商品有近48%的商品存在虚假打折的现象,面对此番景象到底该不该治理呢?
实际上,电商以虚假标价玩促销的噱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早已都心知肚明了。但像中消协这样,做一个有心人,以证实消费者的经历或说法,并不多见。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不仅对电商虚假打折是一种漂亮的回应,对消费者维权和监管部门出拳还击也提供了基础性准备。
据此以前,对电商定价先升后降,商品打折有水分,监管部门与电商曾有过交接。显然,这一现象并没有因此得到控制。电商虚假打折,也就应了“你不打,他就不倒”那一句老话。
事实上,虚假打折,在我国是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和第四十条规定,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然而,面对这这些法律规定,显然并没有使电商在价格标注上引起足够重视,其原因还在监管缺位或者执法存在取证困难等因素。由于没有哪个电商因此受到处罚,电商没有镜子可照,纷纷照葫芦画瓢地虚假折扣,才形成了电商习惯性地虚假折扣现象。对此,监管部门就应该改进执法,提升执法能力和监管效率。
其实,电商平台的商品数以亿计,一方面亟待监管部门依法执法,出拳还击,但是仅仅靠机关部门监督管理是根本管不完的,那就要求消费者方面擦亮眼睛,积极维权。最终还需两者紧紧相结合起来,因为消费者维权取证难、耗时长、成本高、收效甚微,而监管部门在职权范围内执法处罚,既能助推消费者维权的胆量,也能消弱经营者虚假折扣的底气。
礼品网代发认为经营者无视法律,职能部门不能坐视不管。对电商虚假折扣行为,监管部门应通过技术控制的手法,加大对电商商品的监控,加强主动执法,才能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诚信和合法经营。
礼品网,
礼品代理,礼品代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