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产礼品网:业内人士以为,阿里状告傻推网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索赔,而是“杀鸡儆猴”。由于优化平台和商户数量宏大,行政部门的处分只能触及到一小局部,且处分力度较轻,缺乏以对其构成震慑作用。而目前来看,民事诉讼是最有力的一种方式,标明了本人打击优化平台和商户的坚决决计,让其他优化平台和商户知晓可能面对的苦果。
法治周末记者 平影影
12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向法院正式递交起诉书,状告优化平台傻推网涉嫌严重危害市场竞争次序,索赔标的216万元钱。据理解,该案系全国首例电商平台状告优化团伙案,递交当日已获法院立案。
所谓优化,即商家发布优化需求,优化平台接单后分发给刷手,刷手“购置”商品后,给商家五星好评。商家随后返还欠款,同时支付优化平台佣金。
法律界和电商界人士以为,阿里此次对优化平台下了狠招,目的并不在于索赔数额,而是标明本人反对优化的决计,并对其他优化平台和商家构成震慑。
此外,业内人士还指出,优化现象不只呈现在电商行业,还呈现在直播、出行等各个范畴,要想有效打击优化,不能仅靠一家之力,而是需求各行业构成合力。
阿里起诉优化平台
12月7日,记者从阿里方面理解到,起诉书中,淘宝网及天猫作为被告的一二方,将被告杭州简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简世网络”)起诉。依据起诉书的内容,被告于2014年9月开端设立优化平台傻推网(网址为www.shatui.com),从事网络优化炒信的违法行为。被告恳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216万元。
起诉书显现,简世网络的主要利润来源是手续费与会费。手续费依照商家支付给“刷手”佣金的20%收取;会费依照月费268元、年费1980元由商家支付,成为会员的商家在平台上发布优化任务不收取任何手续费。
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在傻推网发布优化任务的淘宝网、天猫网商家有3001家,触及的优化金额有2639.83万元,违法所得36万元。
公开材料显现,早在今年4月,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视管理局认定简世网络的行为系以不合理竞争方式损伤其他运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次序,并作出行政处分决议。依据《网络买卖管理方法》第五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合理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则,对简世网络处以罚款8万元。
“傻推网组织优化非法牟利200多万元,而在现有法律下只被处以10万元左右的行政罚款,能够说毫发无损。”阿里平台管理部相关担任人强调,行政处分显然已不能有效惩罚优化行为,因而阿里寻求经过民事诉讼,在法律框架内穷尽一切手腕“追杀”优化组织者。
阿里在起诉书中称:“这种虚假的评价数据对真实消费者构成的评价数据构成了严重污染,对运用评价数据停止购置的消费者构成了严重误导,对第三方电子商务买卖平台的名誉形成了宏大影响,也严重影响了第三方平台的市场竞争力。”
上述担任人还表示,阿里一旦胜诉,一切赔偿金将用于筹建反优化基金,鼓舞更多社会力气积极参与到社会中一切炒作信誉行为的线索报送和清查。
起诉步伐不会中止
“行政处分案件中的一些证据,能够用于停止民事诉讼。”邱宝昌通知法治周末记者,在阿里起诉简世网络一案中,由于简世网络之前因优化行为受过行政处分,行政处分结果对阿里而言,是十分有利的证据。
邱宝昌表示,在法庭上,只需阿里提供出充足的证据,证明简世网络施行了不合理竞争行为,并且该行为给阿里形成了损失,那么,阿里在很大水平上会取得法庭支持。
但他同时指出,即便如此,阿里不一定能如愿获赔216万元是个问题。“被告证明利益受损比拟容易,但因被告的行为招致被告利益受损的数额是几?这点不太好肯定。”邱宝昌说。
但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以为,阿里这么做,不在于讨取赔偿,而是明白表态反对优化做法。威慑优化平台和商户。
对此,电商察看家鲁振旺也以为,阿里此举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索赔,而是“杀鸡儆猴”。由于优化平台和商户数量宏大,行政部门的处分只能触及到一小局部,并且处分力度较轻,缺乏以对其构成震慑作用。而目前来看,民事诉讼是最有力的一种方式,标明了本人打击优化平台和商户的坚决决计,让其他优化平台和商户知晓可能面对的苦果。
“阿里打击优化行为不是一天两天了,今年的力度特别大,可见其决计。因而,我们也能够意料,在傻推网之后,阿里不会中止起诉的步伐,诸多优化平台都逃不掉被阿里起诉的命运。”
据引见,阿里目前曾经组建了专业队伍持续追踪优化团伙的线下行迹。仅今年4月至今,除傻推网之外,还配合执法部门连续查处了“整点抢”“牛刷刷”“领啦网”“蓝天碧水”“蓝天网”等大型炒信平台(指炒作信誉的平台,也即优化平台)。
“我们会对这些团伙逐一提起诉讼。”上述相关担任人强调,在现有行政处分无法给予重击的状况下,唯有经过民事诉讼能让优化团伙感遭到“切肤之痛”。
除了优化平台,关于参与优化的商家,阿里也毫不留情,以至使出了包括降权(即搜索不到店铺信息)在内的“杀招”。
但即便在如此严厉的惩办措施下,仍然有商家铤而走险。据《北京日报》今年6月1日报道,阿里巴巴搜索团队在今年一个月内,对22万多个优化商家处以“降权”(即搜索不到店铺)处分,另有6000多个卖家被封店。
“优化平台和商家屡禁不止的基本缘由,还是一个‘利’字。”鲁振旺通知法治周末记者,对商家而言,经过优化能“进步”店铺商品的销量和口碑、打造“爆款”商品等,为商家带来更多的订单,而优化所付出的本钱比阿里官方推行渠道要低很多,所以很多商家提到推行,就会首先想到优化。
今年才在淘宝开店的商家裴莹(化名)向法治周末记者证明,新店刚一开张,优化平台就持续不时找上门,“每天翻开旺旺,蹦出来的全都是优化平台的音讯,每天最少有五六家优化平台要添加好友。”裴莹说。
“据我所知,随着技术手腕的晋级,很多优化行为都能被后台监测到;再加上阿里打击优化的决计非常坚决,置信经过一系列重拳,天猫、淘宝上的优化状况会大幅减少。”鲁振旺说。
不能仅凭一家之力
固然阿里公开对优化行为宣战,但无论是法律界人士还是电商界人士均以为,打击优化行为,不能仅靠阿里一家,还要依托多方构成合力,才干对优化平台和商家构成有效打击。
邱宝昌表示,优化平台和商家的行为不只损伤了企业的名誉,还损伤了消费者的权益,打击优化行为不能仅靠企业起诉,消费者也要盲目地拿起法律的武器。
“商家经过优化,制造出高销量、好口碑的假象,消费者基于这些虚假的信息作出判别,购置了商品。这损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买卖权。”邱宝昌表示,消费者才是直接的受害者,但由于理想生活中消费者分散、所购商品数额低等种种要素,至今并未有过消费者起诉商家优化的案例。
但他同时指出,在这种状况下,能够思索经过公益诉讼来为消费者争取合法权益,由于目前公益诉讼还没有放开公民个人作为诉讼主体的资历,因而,中消协等组织应该承当起相应的义务。
而鲁振旺则指出,从2010年至今,优化曾经构成了一个完好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中,除了优化平台、商家,还有快递公司的身影。
“以前,刷手拍下商品后,商家以至都不需求发货,这一单就算刷胜利了;但如今,由于阿里打击优化行为力度加大,商家还需求发货。不过商家并不会真的把商品发出,而是找快递做单,发礼品裹并代签收,以此获取快递的物流信息。一些快递公司对此心知肚明,以至密码标价推出礼品业务。”鲁振旺说,像这种状况,就不只是打击优化平台、商家的问题了,整个环节中还有“帮助”的快递公司,要想有效打击优化行为,快递公司也需出手整治。
除此之外,鲁振旺还表示,不只仅是阿里,整个电商行业、乃至互联网出行行业、外卖行业等都存在优化行为,将来要想有效打击各个行业的优化行为,各大行业需构成合力。
10月25日,国度发改委会同央行、网新版、商务部等部门签署《关于对电子商务及分享经济范畴“炒信”行为相关失信主体施行结合惩戒的行动方案》。同时,阿里巴巴、腾讯、京东、58同城、滴滴出行、百度糯米、奇虎360、顺丰速运八家企业也共同签署了《反“炒信”信息共享协议》。
依据协议,各企业将增强内部信誉管理,记载“炒信”行为信息。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企业将在全国信誉信息共享平台定期共享信誉信息,并应用到各类场景中。
“我以为,优化是互联网行业开展初期的一个过渡产物。各行业在开展之初,都需求一些美观的数字,形成外表上的繁荣,但当用户和业务稳定后,各行业各平台比拼的就是质量。此时再纵容优化势必会影响本身的名誉,所以将来优化平台和商家的生存空间将少之又少。”鲁振旺说。
■链接:
2016年4月,爱尚鲜花在股票登陆新三板后的《公开转让阐明书》中自曝,公司在2013年至2015年7月份为了停止业务营销刷出26万笔订单。8月,其因优化遭到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视管理局的行政处分,被处以罚款12万元。
2016年11月,《京华时报》报道,京东商户邓某雇用10余人以“自买自卖”的方式优化,写下“好评”后获取“京豆”,再应用获取的“京豆”虚假买卖骗取货款。10个多月的时间内,邓某被指骗取京东货款800余万元。
2015年,电商平台亚马逊,针对发布虚假评论的网站和以每个5美圆价钱为商家刷好评的1000多个个人发起诉讼。今年10月,亚马逊还起诉了其平台上的3个运用虚假评论的商家。亚马逊起诉理由是这些网站和个人进犯了消费者权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