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点击加入收藏失效请按Ctrl+D加入收藏夹】
  • 客服QQ:784304362
您好,欢迎来到礼品代发网,请先 注册登录会员!

拼多多礼品 双十一商品比平时更贵 消费者控诉电商“辱没智商”

2025-11-23 00:10:01作者:礼品代发网购买快递单号>>

双十二卖69元的衣服,平常只需27元。上星期,一封破费者的电子邮件发给了扬子晚报“破费评审团”节目,这位网名“安妮”的网友说,她在这个双十二的节日促销中感受很受伤,不只仅是资金上、时辰上的丧失,过后想想,更受伤的是作为破费者的庄严在一点点耗尽。本报今日罗列两起有代表性的破费领会,让破费评审团来剖析剖析。

网购“悲喜”两重天


双十二特价比平常贵一倍多

网友“安妮”在给破费评审团的来信中引见,双十二之前,许多商家在网站上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并许愿能够跨店且可累积运用,她抢了许多,并在活动前一星期开端选购平常中意的物件放在购物车。“双十二”那天熬到0:00后,她全选了购物车里的东西去买单,可是她发现许多东西却不能用券。

“也就1500多块钱的东西,用了几张抵用券廉价了40几块钱。”但是,令“安妮”不测的是,等到第二天翻开购物车,明明夜间本人钩了“全选”,却有一套车内坐垫还在购物车里,她再想用券购置,对方店小二说:“对不起,优惠券只能夜间运用,白昼不能够哦。”

关于“安妮”而言,双十二的购物体验真不怎样样,但随后发作的事情更让她生气。她在信中说,过了两天,当她点击“我的淘宝待发货”、“待收货”链接去看,发现活动当天下手还没到手的东西,居然比双十二用了优惠券还廉价很多。最可气的是,有的店家把同样的东西,换一个店铺继续销售,价钱却是先前的2/3,或1/2!

她以双十二当天买的一件家居服为例,双十二活动价是69元,如今只要27元,独一的变化是如今要支付10元快递费,实践上消费者需求支付37元。

“这件衣服到底值几钱,我曾经不感兴味了。不得不想的是,消费者的智商真的能够如此遭到辱没吗?”安妮在承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想过退货退款,但需求垫付邮费,而且觉得很消耗精神,想想作罢。“希望本人的遭遇能提示广阔消费者,不要随便置信商家以各种项目打折的伪优惠,购物还是要理性。”


早前买的脚盆比双十一特价还廉价

南京市民刘先生通知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的记者,在双十一到来之前,他在一家网络购物平台买了两台足浴盆给家人,当时购置的价钱每台是141元。买了之后,老伴抱怨他,由于他购置的时间间隔双十一也就差几天,责怪他为何不等到双十一再下手,由于到时分商家肯定会有促销活动。但是结果却让刘先生倍儿有面子。

原来,到了双十一这一天,老伴特意点开了刘先生所购置的这家品牌足浴店,本想数落一下老刘的网购没经历,结果一看价钱,老伴诧异了。由于此时固然店家商铺上写着“亏1千台”的字样,而且还伴着双十一领券再减20元的字样,但是这足浴盆的价钱却标到了188元,这样一算,一个足浴盆的价钱要168元。面对结果,老伴哑口无言。

刘先生通知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的记者,其实他真的不分明双十一大优惠的惯例,也就是冲着本人需求去买的,没想到却赚到了。他希望本人的遭遇可以给像他老伴一样迷信“双十一”的网购一族们提个醒,这世界上只要买错的,没有卖错的。

新闻链接

今年“双十一”16.7%商品假促销

今年“双十一”有16.7%的商品存在虚假促销。中国消费者协会12月12日发布“双十一”网购商品价钱体验式调查报告,发布了对13个网购平台的533款商品价钱的调查体验结果。

从10月20日到11月25日,中消协组织体验人员对13个网购平台中声称折扣相对大、销量相对较多的533款商品停止了价钱追踪。经过截屏、录像、照相等取证方式对每款商品分别选取了14个时间点细致记载了价钱变化状况。调查结果显现,声称参与“双十一”促销活动的商品中,16.7%的商品价钱在“双十一”当天假促销、真误导等涉嫌违规行为大量存在,损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综合新华社

有请消费评审员

线下商家也玩猫腻

王静(群众评审代表):不只一些大的电商平台,有些大型商业网站也借着各种“购物节”搞促销。双十一当天,餐饮商家全面搞五折促销。她和家人去吃了一家,当时活动称满100送100元券,结账是150元,商家的确送了两张各50元的券,但需求下次消费满240元才干用一张,假如想享用优惠,最少得消费3次才干用完,这样算下来最多打了8折。

“觉得商家就是在逗你玩,用尽他们的脑子逼你掏钱,他们本人在霸王条款里搞各种上限,坑消费者的心理却没有下限。”

维权要靠心明眼亮?

宋立华(群众评审代表):在网上购物,假如抱着玩玩的态度,吃亏受骗就算花了个学费;假如真心喜欢的东西,有可能的话先去实体店或官网上理解,并与网店直接联络,之后再对照店方透露的信息停止“聪慧搜索”——咱智商高就用上呗。假如商家恶作剧,本人又有决计维权,抓住了就不要放弃。双十一双十二之类的促销,根本上是商家搞的营销游戏,只要错买绝不会错卖。

■专家点评:

商家外表上赚了钱丢掉的是一份信任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许明:应用节日停止促销这是商家的商业手腕,但是从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披露的这两起案件来看,商家都有涉嫌狡诈的行为,他们就是想经过虚假打折来促成买卖,客观成心施行和最后行为的客观结果存在因果关系。这样做外表上看是让本人吸收了顾客赚了钱,但是经过消费者的体验和媒体的曝光后,伤害的是广阔消费者的信任和购置热情。如今国度强调的提振消费自信心,但商家的这种做法恰恰是在伤害消费自信心,在将来直接伤害的就是网购商家自身。

面对这种侵权行为,许明倡议消费者要积极主张权益,在搜集证据的时分,一定要有虚假打折的前后比照,固定证据,触及到权益维护的能够向所在辖区的市场管理部门停止反映,触及到虚假打折现象的能够向物价部门停止告发。(拼多多礼品